产品 智慧校园

背景介绍

“数字中国”是2011年十一届四次人大会议、十二五规划开篇主题,会上突出强调“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卫生和教育信息化系统,促进重要资源利用和重点领域管理的智能化转型。” 为此,推出“数字化校园智能信息管理系统”,为学校、家长、社会创建了一个科学、快速、和谐的数字化家校互动信息纽带,将极大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减轻老师工作负担,增强家长对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的即时了解,更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管理。“数字化校园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的诞生,受到教育部门的极大重视及老师、家长、学生的热烈欢迎,被提到“教育信息化、智能化转型”的全新高度。

产品介绍

智慧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产品目标

  • 环境数字化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 管理数字化

    益教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包含校园教务管理各个流程,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 教学数字化

    构建囊括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培训等在内的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 产学研数字化

    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促进知识的产生、传播与管理。

  • 学习数字化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 环境数字化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品功能

产品特点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采用先进的思想、成熟的技术与设计方法,符合当前潮流与未来发展趋势,以便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具有长期使用价值。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须坚持实用的设计原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实际需求。在能够满足学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要求的前提下,以尽可能以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采用面向服务的公共管理平台,通过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公共数据交换,整合、集成各类应用系统和各种信息资源,以尊重历史、满足现状、适应发展。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符合业界主流标准与规范,包括基础架构与各个应用系统,包括系统集成与数据整合,均遵循标准化原则,不依赖特定的网络、系统软件与硬件,能够部署并运行在各种主流的软硬件环境中。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支撑着整个学校的日常管理,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高容错性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用成熟的热备份技术和集群技术,以确保不间断运行、确保局部出错不影响整体、确保快速响应。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保证持续运行时间长、故障间隔大、无故障时间长。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对于管理模式的变化、组织机构职能的调整、业务流程的改变等,能够通过规则引擎简便配置即可快速适应变化、满足需求。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采用独创的版本控制机制与更新包技术,能够简便快捷地完成平台整体或部分的版本升级。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涉及到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大量敏感数据,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安全制度建设和安全教育培训,在保证物理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础上,保证数据安全。根据基础架构及各个应用系统的设计要求,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与安全措施,保证系统安全。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身份认证、角色定义与权限分配,确保每个用户能且只能访问相应的信息资源与应用服务。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用户包括校领导、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教师教辅人员和学生,必须坚持易维护的设计原则,确保结构清晰、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 高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具有高可管理性,使得平台管理员和运行维护人员的管理简便快捷,降低运行维护费用。

产品目标

  • 网络安全

    建立全校的网络安全体系,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 校园信息管理

    建设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

  • 数据中心建设

    建设一个为全校服务的数据中心,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和高度一致。

  • 统一信息门户

    建立一个信息的集成平台,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通过统一的访问入口,实现结构化数据资源、非结构化文档和互联网资源、各种应用系统跨数据库、跨系统平台的无缝接入和集成。

  • 身份认证

    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中心。集中进行身份认证,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安全性、便捷性、真实性与权威性,提高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 校园一卡通

    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学校校园网为载体进行建设,是集身份识别、校内消费、校务管理、金融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校园核心应用项目,它不仅是数字化校园系统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支撑点之一,也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切入点。

产品优势

  • 学校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可使用户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学校的信息。此外,由于信息的录入与发布都是由学校各个部门来完成的,数据采集点唯一,因而这就保证信息采集的唯一性及权威性。

  • 智慧校园的实施应用使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系统,得到统一整合,消除了学校“信息化孤岛”问题,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使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点唯一,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可实现共享,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

  • 学校建设实施智慧校园,可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简单重复的数据输入、传送、管理、检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尤其是数字化校园系统提供的信息检索及统计报表的生成功能,把以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查询、统计、计算工作,交给系统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员的脑力价值得到提升,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 通常学校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都不尽相同,这些业务流程即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实施应用,则可以无形中规范学校的各项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以往一些工作因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随机性大,流程不易规范化的缺点。

  • 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虚拟大学空间可为学校的跨地域业务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如系统通过提供分校区各业务部门的统计图表,就可帮助学校领导进行业务优化,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 学校智慧校园的建设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项工程,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去,提高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